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目录>>规章制度章程>>党办校办>>正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2022-01-27     (点击: )

(广外校〔20224号 2022年1月27日印发)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助学金的评审与发放,进一步做好校助学工作,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退役军人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919号)《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粤教助〔20206号)《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军区动员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粤财规〔202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申请条件与资助标准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按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级分3档资助,每生每年2000-4000元,原则上人均不低于3300/年,具体标准根据当年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人数及上级拨款情况确定,如有变动,以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政策为准。

第五条  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评定学年无违规违纪行为;

(四)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五)通过所在学年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生活简朴;

(六)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第三章  组织管理和评审程序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部(处)和财务处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任成员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组织、审核、发放及管理工作。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国家助学金的各项具体工作。

第七条  各学院应成立以分管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组长、辅导员和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国家助学金的具体组织、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与评审程序:

(一)个人申请。符合国家助学金评选条件的学生向学院提出申请。

(二)学院初评。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查申请学生资格,初步确定获得国家助学金候选人名单,在全院范围内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3 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生工作部(处)。

(三)学生工作部(处)审查。学生工作部(处)结合相关材料对各学院所报送的候选人名单进行综合评审,提出学校当年国家助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四)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提出获得国家助学金建议名单。

(五)公示。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国家助学金候选人建议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 5个工作日。

(六)上报。根据公示后的结果,确定获得国家助学金最终名单,将名单及有关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章  助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九条  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给受助学生,如有变动,以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政策为准。国家助学金由学生处统一制表,经相关审批程序后交财务处发放。具体发放金额根据上级部门划拨资金情况,分次划入获资助学生账户。

第十条  各学院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十一条  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严肃查处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弄虚作假行为,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二条  在评审学年度内,获资助学生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已经获得助学金的,学校有权收回已发放的助学金;情节严重的,同时给予相应违纪处分。

(一)在申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获得资助后,生活不节俭、铺张浪费,将资助资金用于学生非正常消费,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五章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布之日起施行,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助学金评选暂行办法》(广外校〔201934号)同时废止。


 

上一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办法
下一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文处理办法
关闭窗口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510420 (北校区) | 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 510006 (南校区) 

© 2011 GDUFS | 粤ICP备06106464号-1 | 总机:(020)36207878 | 报警电话: (020)36206999 联系我们 | 网站维护: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